• 2020年第31卷第0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0, 31(03):1-5.

      摘要 (5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科学指导全省下一步防控工作。方法 选取截至2020年3月31日湖北省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网络报告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对病例的发病流行曲线、年龄性别特征、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省累计报告新冠病例70764例,其中确诊病例49195例。全省累计报告新冠死亡病例4579例,报告病死率为6.47%。本次疫情的发病高峰在1月20日至2月14日。确诊病例男女性别比为0.99:1,年龄集中在30-69岁之间。1月5日之前确诊病例主要为武汉市报告,1月6日至1月31日全省各县区报告新冠确诊病例发病率开始上升,约50%以上的县区陆续报告确诊病例发病率在10/10万以上,2月1日-15日全省新冠确诊病例发病率快速上升,2月16日以后全省各县区新冠确诊病例发病率逐渐上升至平台期。在全国支援武汉市和湖北省、新建医院和方舱、征用隔离点等强力措施下,在湖北省采取的突出救治和隔离(四早、四集中、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限制人员流动(交通管控和检疫、延长春节假期)、减少接触(居家、小区管控),加强风险沟通,做好日常防护(戴口罩、勤洗手等)等防控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结论 湖北省武汉市首先发现并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发病高峰在1月20日至2月14日,重点人群为30-69岁年龄组人群。此次新冠暴发疫情在举国体制支持的综合防控措施下得以有效控制。

    • 后抗疫时期健康管理建设的新路径

      2020, 31(03):6-9.

      摘要 (2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过了新冠肺炎抗疫后,人们社会行为发生了改变,原来的健康管理建设路径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将通过分析不同抗疫时期的社会行为学变化过程,论证了当前健康管理建设路径需要改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新路径, 探讨了目前家庭健康管理亟待解决的主要内容是扩充家庭入户单元、建设学习与运动单元等, 为后抗疫时期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思路。

    • >论著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病预测模型分析

      2020, 31(03):10-13.

      摘要 (53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数学模型等方法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趋势的相关研究,为预测COVID-19流行趋势提供证据和经验,降低COVID-19疫情的危害。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等数据库,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丁香园数据对比研究结果。结果:检索后共发现21篇相关研究,分别使用SIR模型,SEIR模型和其他方法(SEIJR模型,主体建模等)预测COVID-19流行趋势、评价干预手段。SEIR+CAQ模型预测的累计确诊人数峰值和峰值出现时间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数据显示我国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抑制了疫情的扩散。结论:采用数学模型和其他方法预测COVID-19流行趋势时,应注意结合疾病自身特点和所研究地区的防控措施。

    • 含氯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破坏效果研究

      2020, 31(03):22-24.

      摘要 (2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含氯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破坏效果,评估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法,观察不同浓度含氯消毒剂、不同作用时间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效果,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进行消毒效果评价。结果 1000mg/L和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作用30s以上就能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750mg/L有效氯消毒剂作用15min以上能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作用30min不能完全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结论 国家防控方案规定的使用1000mg/L有效氯对新型冠状病毒疫点作用30min的消毒方法,可以完全破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可以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效果评价。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年龄段人群营养和健康行为变化的调查研究

      2020, 31(03):25-28.

      摘要 (2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行为和体育锻炼情况的变化,并探讨体重增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结构化电子问卷对1125名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体重、饮食行为和体育锻炼等进行调查。使用 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30岁、30~65岁、>65岁三个年龄段人群的变化情况,并利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体重增加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三个年龄段人群中,<30岁的年轻人在食用粮谷类、红肉、高热量零食以及体育锻炼方面变化较大,增加和减少的人数均较多,而>65岁的老年人在疫情前后摄入粮谷类、红肉、高热量零食的频率基本不变。此外,与疫情期间食用基本不变的人群相比较,食用粮谷类增加(OR=2.469)、红肉增加(OR=1.582)、高热量零食增加(OR=1.815)以及体育锻炼减少(OR=1.702)是疫情期间体重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年轻群体(<30岁)在饮食(粮谷类、红肉和高热量零食)和锻炼方面变化最大,有增有减,趋势不一,而老年群体(>65岁)则保持基本不变。此外,粮谷类、红肉、高热量零食摄入增加以及缺乏体育锻炼可导致体重增加。

    • 潜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2020, 31(03):29-32.

      摘要 (1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潜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实施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潜江市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临床表现和暴露史等流行特征。结果 截至2020年3月31日潜江市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198例,其中输入病例102例;治愈出院189例,累计死亡9例。确诊病例中男女比为1.2:1,年龄集中在30-69之间。疫情初期,COVID-19确诊病例以输入病例为主,2020年2月1日后呈现出本地病例和输入病例共同流行态势,2月15日出现确诊病例报告顶峰。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67.17%),首诊以发热(82.83%)和咳嗽(67.17%)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至首诊中位时间为3天,首次就诊至确诊中位时间为7天,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长中位数为11天。结论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潜江市COVID-19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需要谨防复工、复产、复学和防控境外人口流动带来的潜在风险隐患,继续强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基于大样本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分析

      2020, 31(03):33-35.

      摘要 (10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年10-12月湖北省6月龄及以上健康人群接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湖北省2015年10-12月期间接种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流感病毒裂解疫苗227920剂次,累计报告AEFI17例,常见一般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红肿、烦躁不安、疼痛和瘙痒;系统中被动观察和报告AEFI异常反应病例共4例,报告发生率为1.76/10万剂,其中3例为过敏性皮疹,1例为视神经炎。 结论 湖北省使用的国产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适宜无接种禁忌人群的普遍接种。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